岳阳楼区在过去五年内对老旧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改善了14.06万户居民的生活条件。通过政府引导和多方参与,
拆除违建、增加停车位和社区设施,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改造后的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市民休闲和游客观光的好去处。

冬天的岳阳楼区东茅岭街道炮台山大院,现在是四通八达、整洁干净的样子。住在这里的周爹感慨,曾经违章建筑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经过改造,这个有着五十余年历史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岳阳楼区在过去五年内共改造了938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4.06万户。以“邻里单元+独立小区”模式,岳阳楼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城市更新道路,通过“一片区一策”模式,打造出多个旧改样板,提升了区域生活品质。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使其成为文化、产业、旅游相结合的综合体,得到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称号。
岳阳楼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吸引了社会资本、产权单位、专营单位和居民的多方投资,推动了城市更新项目的进行。除了政策资金的支持,岳阳楼区还拆除违建,新增3万多个停车位,并建设充电桩,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题。为了提升居住品质,岳阳楼区还开发了97处“口袋公园”,为居民带来更便捷的生活服务。
岳阳楼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为其他城市的旧改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岳阳楼区实现了老旧小区的焕新升级,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受益。对于许多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还有生活的便利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政府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通过鼓励居民自主筹资、协调专营单位共同参与,岳阳楼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更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让小区变得更宜居,也激发了社区的活力和居民的归属感。岳阳楼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推广和学习。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希望更多地方能借鉴这种模式,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带动城市整体的提升。